• 介绍 首页

    镇抚大秦

  • 阅读设置
    镇抚大秦 第714节
      “于国有功。”
      “对你们这般刻薄寡恩,也终究让人于心不忍。”
      嵇恒负手而立。
      他的确是有恃无恐。
      在韩信等人崛起之前,关中的官员对天下是占据主导的,但随着韩信等关东集团的崛起,大秦已不再是关中集团的一言堂了,天下已有跟他们分庭抗礼的存在了。
      在这种情况下,还固执的想维持过去,注定是不可能的了。
      关东跟关中的冲突,随着时间只会越来越剧烈。
      最终。
      就如历史上的河北士族和关陇集团一般,两者爆发出旷日持久,且频频爆发的冲突,这种矛盾冲突纠葛,到后面是远远超出简单的个体利益范畴,而是直接进入到了全国性战略的博弈。
      对此。
      嵇恒并不愿见到。
      他要在两个庞大利益集团彻底对撞前,将这种可能导致分裂的因素给扼杀掉。
      彻底弥合东西。
      让大秦的权力枢纽,不再以地域划分。
      而是以权利多寡来划分。
      举殿死寂。
      蒙恬、冯去疾等人都沉默了。
      他们低垂着头,没了之前的气焰,显得很是阴沉。
      嵇恒的话,几乎将他们最担心的情况,赤裸裸的给揭露了出来。
      天下变了!
      天下一统时的盛况,如今早已成了过去。
      关中并未受到太多实质的削弱,但关东在这六七年里,却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两者的地位悬殊,也不再是天差地别。
      而是咫尺之间。
      对于皇帝而言,用关中的臣子,跟用关东的臣子,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
      皇帝只需要能遵从政令的臣子,能按他心思执行命令的臣子,至于这些臣子是什么出身,出自于何地,皇帝本身并不关心,也并不在意,而且很早之前,扶苏就一直在强调,要让‘老秦人’成为过去。
      天下就不该有新老秦人之分。
      在这种情况下,扶苏启用关东官员,完全是能预见的。
      何况韩信等人的崛起,本就是扶苏有意推动的,他对关东出身的官员,是有大恩的,自然不会有什么担忧跟忌惮,更是可以毫无顾忌的使用这些关东官员。
      但这不是他们能接受的。
      只是就像嵇恒所说,他们在不在意,接不接受有用吗?
      陛下若是铁了心,要对天下改制,就这么告诉关东的官员,只要他们同意,便能晋升到朝堂,只怕关东那些官员,都是趋之如骛的,而他们这些老臣,自然也会被一脚踢出朝堂。
      张苍额头冷汗涔涔。
      他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中也是一阵的胆寒。
      嵇恒太狂了。
      这些话,正常情况,无人敢说出。
      但嵇恒敢。
      他不仅敢说,还敢以此威胁,逼迫大秦重臣,不得不坐下来。
      这份胆识跟魄力,张苍是心惊不已。
      他悄悄抬眸,看了看四周。
      现在殿内其他大臣都沉默下来,明显都在思索着其中利弊,不过张苍心中却是清楚,嵇恒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也极有可能借此将那些改制给彻底确定下来。
      因为……
      其他大臣没得选。
      不换思想,那就换人。
      这就是嵇那番话的真正含义。
      虽然短时间是不可能的,但谁又敢断定,陛下没有另做安排?
      他们不敢赌。
      更没有任何信心能胜。
      如今的扶苏羽翼已丰,根本不缺可用之人。
      就算将朝堂换个一遍,乃至是两遍,依旧能提拔上来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如此的不安。
      良久。
      蒙恬紧紧的盯着嵇恒,问道:“你就这么确信,你推行的政策,一定能得偿所愿?”
      嵇恒摇头。
      他轻笑道:“世上哪有绝对的事。”
      “我只提供大的方向,其中的具体细节,还需各大官署去完善。”
      “而且我推行的改制,并不会急于一时。”
      “而是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为期限,不断地推进夯实,不过我对其有信心。”
      “就我看来,天下今后的动乱,很大程度是基于现有生产力的不足,天地不足以养人,而我的想法,却是借助墨家、农家、阴阳家等学派,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农业、手工的生产力,继而最大限度的保持天下的底线。”
      “只要这条底线不被触碰,不被践踏,那大秦始终是安稳的。”
      “至于朝堂动乱。”
      “诸位真以为底层黔首关心?”
      “底层民众是很现实的,只要能活得下去,谁又会想着造反?”
      “而六国余孽已不成气候,百越、匈奴元气大伤,大秦内外环境稳定,是有条件去‘折腾’的。”
      蒙恬蹙眉道:“你想让我等同意你那些荒唐的举措,甚至是助你去推行那些政策。”
      嵇恒点头。
      他笑着道:“的确有此意。”
      “权利的更迭是需要时间的。”
      “你们需要适应,关东官员也需要适应,天下万民同样需要。”
      “为诸位博个名,也不算什么坏事。”
      蒙恬不置可否。
      若是可以,谁稀罕这个名?
      这可是用自己实打实的利益被迫换来的。
      蒙恬道:“你既然敢夸下海口,或许是有几分心思,但你的这些想法,的确太过跳脱,也跟大秦的实际情况背离太远,我等固然在朝堂有一定影响力,但也只能约束自身,想让其他大臣也同意,并非易事。”
      嵇恒面色平静,嘴角噙着一抹笑。
      他轻笑道:“大争之世是士的时代,在那个璀璨的大世,‘士’一直想促成一件事。”
      “便是刑不上大夫。”
      “民爵最后两级,对应现今的三公九卿。”
      “这两级爵位的官员,除非犯下造反、谋逆等罪大恶极的罪,不然都不会被处死,即便有贪渎、作奸犯科等罪,依旧可以免除一死,只是情节严重者,会被降低退休后的实际爵位待遇。”
      “诸位大臣意下如何?”
      闻言。
      众官员眼睛一亮。
      这相当于是获得免死之权了。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他们身处权力中心,对此是深以为然。
      若是有了这个承诺,对于他们的安全,是一个极大的保障,也不用担心遭到杀害。
      蒙恬深深的看了嵇恒几眼,摇了摇头道:“其他大臣不会同意。”
      嵇恒道:“朝臣的子嗣,朝廷可保障,定有一人能进入到朝堂,不过官职会比这些朝臣低一级,但也只能保证官秩,并不能保证所处官署跟实际官位,至于能不能追上他们的父辈,乃至是超越,就要看他们的能力了。”
      蒙恬脸色微异。
      他也没想到嵇恒会这么大方,一口气许诺这么多‘官员’。
      如果前面的免死是保障的三公九卿的特权,而则就是保障的朝臣的特权,让他们的家族不至于快速衰败,至少在朝堂还有一席之地,至于能不能维持,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而且只承诺一人。
      相当于父走子继,只是降低了官职。
      继而为朝堂始终保留着一定程度的流动性。
      毕竟越往上人越少。
      这时。
      冯去疾道:“朝臣或许会同意,但关中的其他官员呢?你的那些想法,对他们损耗很大。”
      嵇恒又道:“对于郎官,即中郎、侍郎、郎中等关中出身,又为朝廷认可的后起之秀,去到地方,都是从县一级开始。”
      “我想要在天下宣扬的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因而想晋升到朝堂,定然要下到地方,至少要有县一级的为官经验,不过我可以承诺的是,这些郎官去到地方,一定能被提拔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