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明之南洋再起

  • 阅读设置
    第1501章
      然后下令让人把使者给拖出去砍了。
      紧接着,他便继续下令己方的水师准备渡海。
      顺理成章的,战事再次爆发了。
      日清双方爆发了一场相当激烈的下关海战,清军取得了惨胜,但也无力登陆下关。
      在这种双方都已经打不下去的情况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向大明求援,请求大明下场为他们调解。
      在大明的调解之下,日清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
      这边条约才刚签订,德川家便选择了动手整理内部。
      德川家庆亲自下令日本开始改革,收大名权力以归中央。
      改革的命令刚刚下达,日本地方的那些大名便开始叛乱。
      不少都打出了诛灭德川家叛逆,迎回天皇的旗号。
      日本的局势再次混乱了起来。
      ……
      朱宏煜接到了日本方面的消息,随即恍然。
      他就说嘛,德川家干嘛吃饱了撑的要对下关城动手挑起和满清之间的战事。
      原来,是在为自己整理内部创造良机啊。
      朱宏煜迅速作出了决断,名义上表示支持德川家平叛,并下令抽调一批军火给德川家送去。
      并向德川家派出一只军官团以表明大明的态度!
      这件事情朱宏煜必须要这么做。
      因为,德川家的统治是由他来背书的,无论如何,他在明面上也必须是支持德川家的。
      否则,那他就是在打自己的脸。
      当然了,这仅仅只是明面上而已。
      暗地里,朱宏煜则是示意一些走私商人,高价向叛军提供军火,并向叛军提供雇佣兵服务。
      ……
      第八百六十一章日本内战与俄土战争
      他的态度很明确。
      小日子嘛,内乱是好事。
      他们如果能把狗脑子都给打出来那是最好。
      ……
      在大明明面上支持德川家,实际上暗中拱火的操作下,日本内乱的程度不断的加剧。
      一个个地方大名都选择了叛乱。
      甚至有不少以往立场偏向德川家的大名,也选择竖起了反旗。
      原因很简单,因为德川家要夺大名之权收归己身。
      这事情只要是个大名就不能忍,毕竟利益相关。
      战事在爆发的瞬间,便演变到了一个非常激烈的程度。
      海量的军队在关东关西地区激烈的厮杀。
      硝烟弥漫到了整个日本。
      大量的日本平民忍受不了本土激烈的战事,选择向外移民。
      他们的第一选择便是大明。
      虽然大明的本土不对外国人放开移民,但海外领地对于移民还是欢迎的。
      大明的这些藩属国的子民只要给大明交一笔移民费,就可以获得移民的资格和船票。
      前往新大陆或是澳洲等地开发当地!
      当然了,只要移民就分田的政策只有大明百姓可以享受。
      这些藩国的百姓即使移民过去,也需要用劳动力来换土地换生存资源。
      可即使是这样,每年也是有大量的藩国百姓选择向外移民。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本土也很卷,每年都有无数人饿死冻死,大量的劳动力空余找不到活计。
      而移民之后,多了不敢说,最起码他们大概率可以好好的活下去,饿不死。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这些藩国百姓一但选择移民新大陆或是澳洲等地。
      等他们移民完成,并通过汉语考试之后,是可以获得大明的临时户籍的。
      等他们每年纳税一定额度,连续二十年之后,这个户籍就可以变成永久的户籍。
      他们也就是一个真正的大明人了!
      可以在法律上,享受一切大明百姓的权益。
      光是这一点,就对很多藩国百姓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在移民可以获得大明户籍的政令下达后,朱宏煜十分惊奇的发现,那些藩国中,选择向新大陆和澳洲进行移民的,可不光是赤贫阶级。
      还有为数不少的中产,乃至于顶层权贵。
      为了能够获得大明的户籍,这些人完全是不择手段的。
      而这些人的参与移民,也是极大的推动了大明对新大陆和澳洲的开发。
      现在大明要开发新大陆,最缺的并不是资金,而是劳动力。
      大明需要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去对新大陆进行开发,进行屯田,进行开矿。
      现在日本内战爆发,更是加剧了日本对外移民风潮的盛行。
      大量的百姓选择离开日本。
      大势所趋之下,日本方面根本没办法阻止。
      ……
      就在这日本内战爆发之际,欧洲本土的第二次俄土战争也爆发。
      俄土两国在巴尔干这个传统火药桶,再次大打出手。
      并且还顺带将东欧诸国给拉下了水。
      由于大明光复给全世界带来的武器革新,第二次俄土战争的战争规模可谓是相当的庞大。
      双方在巴尔干地区投入了总计三十万人的部队,数千门大小火炮,以及数万骑兵。
      沙俄方面为了应对奥斯曼帝国的骑兵部队,甚至将其一直部署在东方,用于防备大明的骑兵也给抽调了回去。
      奥斯曼由于是大明的盟友,早早的便和大明拉上了关系,是故从大明这里得到了不少的先进武器,甚至是军官团的入驻。